通讯员 杨康
“现在九价疫苗太难约了,我约了好多次都约不上,再约不上我就超龄打不了了。”2021年5月,小徐在一次闲聊中向同事石某抱怨到。
“你不早说,想打疫苗找我啊,我嫂子在医院上班,肯定能帮你搞定。”石某向小徐信誓旦旦地保证并将自己“嫂子”的微信推给了小徐。
通过和“嫂子”聊天,小徐得知花3980元就能在7月打上疫苗,连忙通过支付宝转账。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小徐满怀期待。可她没有等来打疫苗的通知短信,倒是等来了石某一次次以母亲生病、房子装修等为由向她借钱,同时石某还将自己与“父亲”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给小徐以增加自己借钱理由的可信度。出于对石某的信任,对石某的借钱要求小徐几乎有求必应。
2021年9月,石某又以疫苗涨价需补充差价为由向小徐要2000元。至此,小徐已分多次共转给石某6.1万元,而说好7月就能打上的疫苗,到了9月还一直没打上。而当小徐催石某还钱时,石某的“嫂子”和“父亲”又轮番上场,在微信里以各种理由拖延还钱。
“你们也托了石某帮忙抢疫苗?”2022年1月,小徐在和另外两名女同事聊天中,意外得知她们也请了石某帮忙预约疫苗,付了钱之后也都迟迟未果。越想越不对劲的她们点开石某“嫂子”“父亲”的微信,发现竟然是同一个账号,只是昵称、头像不同而已,于是三人连忙报案。
审查起诉阶段,石某交代,因游戏花销等缺钱用,于是想到了利用帮忙预约九价HPV疫苗进行诈骗,所谓的“嫂子”“父亲”的微信都是由他注册的小号。他一人分饰多角,通过不断切换账号,自导自演这一出诈骗“好戏”。
近日,由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石某诈骗案,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检察官说法:
自九价HPV疫苗在国内上市以来,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要特别警惕以“帮忙预约九价HPV疫苗”等为由的骗局,一定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预约疫苗,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不要盲目相信个人中介,不要贪图便宜购买“特价疫苗”,更不要盲目相信“代抢、代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