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左右,黄梁英就和记者一起出发。她说,今天有个重点工程的土地测量工作,要早点到。8:10左右,我们就来到了眉岱村测量现场。烈日下,部分田块的烟叶和水稻的叶尖有些萎蔫。土地测量工作开展顺利,黄梁英作为后勤保障组的一员,一到现场就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山间逼人的暑气让她脸上不停地沁出汗珠。她说:“晒晒黑,更健康。对乡镇工作的繁杂和辛苦有了切身的感受。”
黄梁英2003年从上海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做了8年新闻记者,2011年9月考入新昌县委组织部。由于是“新丁”,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她成了“挂乡驻村”实践锻炼活动首批选派的组工干部之一,到城南乡任民情助理。到城南乡后,她在农业、工业、村建、综治等办公室轮岗,进行“分线锻炼”。
午餐后,黄梁英在办公室写工作笔记。她说,这次下来了解了不少基层的实情,及时将看到、听到的记下来,便于总结梳理。桌上放着她的值班住夜日志:6月17日(挂乡第一天),夜学强素质,防汛知识培训……7月11日,夜访听民生,走访石溪村……与乡镇干部一样,黄梁英也是每周值班2夜。
13:40左右,黄梁英和村委主任助理石宝聪一起拿了文化礼堂的效果图,来到琅珂村,与村干部商量文化礼堂建设的事情。随后又到隔壁的秦岩村,听该村党支部书记石柏云介绍经验。石柏云说:“我们村各方面都先进,就是村民还不够富。以后可不能忘了秦岩,要多来来,帮我们出出点子。”
16:20左右,黄梁英回到乡政府,向副书记吕莉汇报工作。吕莉是黄梁英“挂乡驻村”期间的两位“师父”之一,另一位为秦岩村村委主任丁挺。吕莉说:“‘挂乡驻村’对于组工干部来说是接地气,对我们来说则是承雨露。小黄在党建工作、信息工作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是互为师徒,相互学习。”
十多天后,黄梁英的“挂乡驻村”就将结束。她在返城路上告诉记者,虽然2个月时间太短,但她在基层的学习实践课堂并不会就此结业,她与两个村、两位“师父”和一个小女孩结成的“对子”还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