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露灌溉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是浙江省经过5年总共10季水稻通过几十个田间试验小区,三次以上重复的设计、试验、筛选,于1984年获得成功的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薄露灌溉的关键是水要灌得薄,20毫米以下,每次灌溉后都要自然落干露田。这一方法彻底改变了水稻长期淹灌的状态,使土壤通气增氧,有利根系生长。水稻薄露灌概技术,是在以往“干干湿湿”的灌溉技术基础上,经多年试验不断改进后提出的一项水稻灌溉先进技术。其特点是,除水稻返青前后,大部分生长期采用薄层水灌溉,然后自然落干露田,直至田面将裂或微裂时再灌。和淹灌相比,能减少稻田蒸发渗漏,又能改善水稻根系发育条件,从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这是水稻灌溉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2.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滴灌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节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智能化管理。
3.喷灌
喷灌是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使水通过喷头(或喷嘴)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的灌溉方法。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或喷嘴)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土壤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主要用在大片种植的蔬菜田和果园里。
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灌溉控制器、衡压变频控制装置等。在整个生长季节,水源应有可靠的供水保证。同时,水源水质应满足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新昌新闻网记者俞伟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