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
个体工商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将变得更容易。根据8月底发布的《关于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意见》,全国12月1日起正式启动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将原有个体工商户登记时依次申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
“两证整合”具体需要怎么做呢?个体工商户登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个体工商户工商及税务登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的电子登记档案与纸质登记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据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体工商户登记应做到公开办理、限时办理、透明办理,条件公开、流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要及时公开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信息。
此外,工商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申请人的告知义务,包括告知相关涉税事宜,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强化内部督查和社会监督,提高登记效率。
为了确保这项改革能够平稳实施,减少改革前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负担,意见对2016年12月1日前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没有设定换照过渡期,个体工商户可以主动换领新的营业执照,对于未换领新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其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继续有效。
如果目前不想换照,也不用担心。意见特别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个体经营者的意愿,不得组织强制换照。对于因实行强制换照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
互联网直播需实名认证
互联网直播如今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全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300家,且数量还在增长。
然而,由于门槛低,网络直播平台上依靠“荤段子”博取眼球、违规炒作营销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改善这一状况,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剑指网络直播乱象,改善互联网生态环境。
根据规定,自12月1日起,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直播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互联网直播发布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认证登记。
规定明确,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此外,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须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重新注册账号。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还应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的,应当设立总编辑。
应当注意的是,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须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还应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
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广告发布登记将被处罚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广告发布登记管理规定》12月1日起施行,对广告发布活动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
规定提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广告发布登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撤销,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未办理广告发布登记,擅自从事广告发布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广告法第六十条的规定查处;广告发布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广告发布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变更;逾期仍未办理变更登记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规定明确,办理广告发布登记要具备四类条件:具有法人资格,或由其具有法人资格的主办单位申请;设有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机构;配有广告从业人员和熟悉广告法律法规的广告审查人员;具有与广告发布相适应的场所、设备。
申请办理广告发布登记,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六类材料:《广告发布登记申请表》;相关媒体批准文件;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广告业务机构证明文件及其负责人任命文件;广告从业人员和广告审查人员证明文件;场所使用证明。
资产评估业首部大法施行
历经10年时间终获通过的资产评估法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资产评估行业的首部大法进一步规范了资产评估相关主体的行为。
评估法规定,评估机构应当依法采用合伙或者公司形式,聘用评估专业人员开展评估业务。合伙形式的评估机构,应当有两名以上评估师;其合伙人三分之二以上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从业经历且最近三年内未受停止从业处罚的评估师。公司形式的评估机构,应当有八名以上评估师和两名以上股东,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从业经历且最近三年内未受停止从业处罚的评估师。
评估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开展业务,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保证评估报告的客观、真实、合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本机构的评估专业人员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评估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其从业行为负责。
高校哲学社科领域劳务费开支范围扩大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12月1日起施行,旨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办法扩大了劳务费开支范围。凡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和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支付劳务费,并将项目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纳入劳务费开支范围。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参与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
此外,办法要求实行资金分类管理,将繁荣计划专项资金支出分为研究项目资金、非研究项目资金、管理资金。其中,非研究项目资金指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团队以及智库运行、优秀成果奖励等繁荣计划建设项目的资金,由依托学校、受资助机构(或者智库、团队)根据与教育部约定的目标合同,自主编制资金预算,自主决定使用方向。
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
日前,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 。
根据央行要求,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自12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如果已经有Ⅰ类账户的,再开户时只能是Ⅱ、Ⅲ类账户。
取消同行异地存取款、转账的手续费
根据央行的相关规定,从12月1日开始取消同行异地存取款、转账的手续费,也就是说上海人今后在上海办的卡,在全国各地同一银行取钱都不用花手续费,这就好比手机运营商取消“漫游费”,一张卡可以跑遍全国,再也没有异地取款收取手续费了。
ATM机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
为防患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12月1日起,用ATM(自助柜员机)转账,除本人同行账户互转能实时到账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如对转账存疑,可在24小时内撤销。
从12月1日起,ATM机转账将设置更多的规矩。银行和支付机构为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和“次日到账”三种转账方式。必须选择后方可办理业务。根据新规, ATM非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24小时内,个人可以申请撤销转账。这意味着,ATM转账可以有“后悔药”。
六个月无交易的“僵尸卡”将被冻结
在央行出台的新规中,还规定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应当暂停所有业务,待单位和个人重新向银行和支付机构核实身份后,方可恢复业务。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卡超过半年没用会被冻结,需要去银行前台“解冻”。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12月1日期施行
国家旅游局出台《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将自12月1日起施行。业界普遍表示,本次出台的《办法》覆盖全面、可操作性强、亮点多多,其中新增的“风险提示”一条更体现了主管部门在管理旅游安全工作时从事后处理、被动管理转变为事先防范、主动介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