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张钢从县机关事务局调任羽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于今年1月分管工业经济。与原单位相对单一的工作性质不同,街道工作纷繁复杂,尤其是工业这块,涉及到经信、人社、商务、统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多方面,就在张钢还沉浸在千头万绪的工作和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时,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突然袭来。
“刚觉得有些上手,就突然来这么一场战斗,打得我措手不及。”张钢说。从正月初一起,张钢就没有停下过脚步,前期一家家摸排,后期一户户走访,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物流通行、人员返工等困难。羽林街道注册的企业大大小小有1500多家,这还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张钢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在那段特殊时期梳理出的每家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负责人是谁、员工有几人、户籍地址在哪、复工复产阶段面临哪些困难,应该和哪个部门协调……他说,在他的理解中,他的工作就是当好企业的“护航员”,而作为街道新人,唯有勤奋,才能跟上步伐。
3月的某天晚上9点,一企业负责人匆匆忙忙拨通张钢电话:“我有一批防疫原材料急用,但车子被拦截在沙溪卡口,这该怎么办呀?”接到电话后,张钢第一时间向卡口核实情况,同时一边联系经信、交通等部门,一边向企业方向赶去。经过多次协调,晚上11点左右,一辆装满原材料的大卡车终于缓缓驶入企业大门。张钢与负责人挥别,又匆匆回到办公室,当天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看着张钢披星戴月的身影,这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张主任年轻有见识,对我们客气,又如此负责,虽然刚来,但我们信任他。”
在张钢的手机里,有两个被置顶的微信群——企业联系群,两个群聚集着700多家企业。只要遇到什么困难,或要咨询政策的,负责人就会在群里发问,早至上午五六点,晚至夜里十一二点,而这些消息永远艾特一个人,那就是张钢。
有这样一组数据:1-5月,羽林街道共有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6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9.6亿元,同比增长5.1%,位列全县第二;营业收入66.8亿元,位列全县第二;利税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118.5%,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增长190.6%,位列全县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包括张钢在内的所有街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张钢的电话时不时响起,办公室的门也时常被敲响。记者打趣道,到街道快一年,这样连轴转的工作适应没?他笑着说:“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觉得企业在我们的护航下能够一路持续健康向好,我们发自内心地满足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