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文新昌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鎏金铜人物坐像

  明鎏金铜人物坐像,明代,人物像。长16.3厘米,宽12.2厘米,高29.3厘米。黄铜铸造,鎏金敷面,表面锃亮,倚坐形,文官服饰,幞头高耸,软角飘带下垂至肩,右手端捧腰带,左手垂袖至膝,五官端正,五绺长须,前胸有补,补图为一凸雕蟠龙,龙为四爪。1991年4月在县城内北直街出土。现藏于新昌博物馆,为珍贵文物。

  鎏金,是中国古代八大金工工艺之一,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做“金棍、煞金、抹金、开金和压光”五个步骤。中国的鎏金技术始自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成熟的鎏金工艺能使鎏金层做到极薄,与原始器物贴合紧密,肉眼看不出是刻意装饰,尤其是通体鎏金工艺处理后的器物几乎与金器没有差别,在装饰上做到了美观精致且又降低了成本。

  该坐像人物身穿四爪蟒袍。蟒袍,又被称为花衣,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蟒袍款式为齐肩圆领,大襟,阔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艺术纹样。衣上的蟒纹与龙纹相似,只少一爪(趾),所以,把四爪龙称为“蟒”,遂名曰“蟒衣”。明代蟒袍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蟒袍加身,也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这就可以说明该尊铜坐像中的人物为受皇帝赏识的明代文官。

  该明鎏金铜人物坐像保存完好,造型端庄,做工精美,人物面部表情形象生动,服饰精致有特点,且现存文官像多为立式石质,故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杨阳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新昌建设
   第05版:健康新昌
   第06版:健康新昌
   第07版:人文新昌
   第08版:公益广告
他的书法,有风在里面吹着
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中)
明鎏金铜人物坐像
今日新昌人文新昌07明鎏金铜人物坐像 2021-03-03 2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