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9月14日,一批具备浪漫情怀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县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卢八妹、梁伟民组织下,齐聚新昌中学,共同研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课堂,中学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和高一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较好地把握和处理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活动第一环节由初高中两位老师面向高一新生执教高中必修二课文《金岳霖先生》。
新昌中学教师潘露怡是一位在语文丛林中徐徐穿行的年轻教师,从教不到四年,大小奖项已悉数纳入囊中。她对语文的热爱、痴心及悟性,让课堂干净灵动,余韵徐歇。执教《金岳霖先生》,潘露怡以自己对文本的深挖,对文字的咂摸,与作者共情;用语文的方式在学生的精神底座上搭建一座精神标杆,标杆的位置清晰地显示着大师的位置,以及走向这个位置必须的道路。课堂以“赏读”为主,既有教师的示范引领,又有学生的全心投入;师生共同穿梭于文字中,一边赏读,一边享受。由金岳霖的为人到汪曾祺的为文,两个大问题架起整堂课的框架,匠心巧设,润物无声。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在渐进尾声处,潘露怡朗诵了自己写的一段感悟文字,动情处潸然泪下,这哽咽的声响必将在学生心中持续发酵。
实验中学教师叶若兰是一位汇聚了浪漫又传递着浪漫的资深语文教师,热爱课堂,醉心阅读,着迷写作,流水廿年,痴性未改。执教《金岳霖先生》,她以“水木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对“大学”定义的一段话作为开场白,起点很高;深入文本,品味细节,带领学生从皮毛中剥其肉见其骨,破其骨见其髓。如触及金岳霖灵魂深处的一处教学环节:“北京饭店”请客,叶若兰以“生日”一词轻轻一拨,撩起金岳霖内心最痴的情、最真的心。诸如此类,在她的课堂中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无不显示执教者的底蕴、潜能、功夫。
活动第二环节,是两位教研员的点评。语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梁伟民老师有趣睿智,童心未泯,从理论高度肯定了两位授课者:注重精细化阅读,注重学生实践活动,注重能力意识培养;并由两堂课辐射以后的语文课堂,对语文老师谆谆嘱咐: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对学生三年有用、对学生一生有用”的教学上。其拳拳之心,让与会者动容。卢八妹老师因着对语文的热爱,使其一颗痴心既细致又博大,细致到既可以不辞辛劳带着学员走出去聆听语文“好声音”(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又可以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有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主题研讨活动。其心博大,在语文的世界里不仅自己恣意畅游,还不遗余力地奖掖后进,一同乐游。她的一席话犹如春风化雨,点化语文教育者守住语文的领地,在“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形势下,让语文有自己的姿态和风骨。两位教研员都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力执行者和传播者。
半天的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却定将延续。“情必近于痴而始真”,真正的语文课堂需要一颗颗痴情于语文的心来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