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沃洲论坛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绍兴市新昌县红十字会
~~~绍兴市新昌县红十字会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器官和遗体捐献事业发展
绍兴市新昌县红十字会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就是一座连接生命两端的桥梁,一端连接着大爱与奉献,另一端连接着希望与新生。近年来,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有力指导和帮助下,新昌县红十字会努力做好这座生命之桥的建设者、维护人,扎实推进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工作,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目前为止,新昌已成功实现器官捐献11例(其中本地人9例)、角膜捐献12例、遗体捐献8例,累计登记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255人。

  一、凝聚力量,内外联动,打通生命重启关卡

  器官和遗体(组织)捐献是一项爱心事业,更是一件综合性的工作,只依靠红十字会,很难有效完成。为提高捐献效率,我们在健全合作体系上下功夫。

  (一)发挥红十字医疗工委的作用。择优挑选县级医院急诊、ICU、脑外科等医生,组建器官捐献信息报送志愿者队伍,要求他们做好潜在捐献者的信息报送和捐献过程的配合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表彰表现突出者。每年年初,县红十字会还召集医疗系统相关领导及志愿者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对捐献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部署新一年工作思路。

  (二)积极推进登记站点建设。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开展咨询、办理登记手续,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县级医院设立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登记站。将捐献登记列入“最多跑一次改革”清单,在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红十字救护站、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基层红十字服务站等增设捐献咨询及登记服务,让群众能在最短的距离内表达自己的捐献意愿。各登记站内专人负责宣传、登记等服务,切实拓展捐献组织体系。

  (三)抓好部门联动。在市红十字会的统一部署下,与卫健、公安、民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发现潜在器官捐献者时能够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并积极与医院、交警大队、殡仪馆等相关单位协调,使捐献工作能够有序顺利开展。

  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见证大爱传递

  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相关,切实维护好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权益,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的职业要求和道德基础。对此,我们的专职协调员时刻牢记使命,把捐献工作规范化流程全都铭记于心,每一例捐献我们都做到全程参与并见证。

  (一)认真见证遗体(组织)捐献全过程。对于每位前来咨询的市民,我们都详尽地告知捐献政策和具体要求,指导他们填写登记表。遇到行动不便的群众,我们就上门服务。2019年8月,73岁的孤寡老人吴德利因为肝癌晚期住进了新昌县康元医院。老人联系我们,表达了身后遗体(组织)捐献的意愿。我们的协调员第一时间赶往医院,为老人进行了现场登记服务,并在征得老人同意的情况下,邀请电视台现场采访。10月2日,老人的亲友谨记工作人员的叮嘱,提前告知我们老人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为做好后续的捐献见证服务工作,协调员主动放弃假期安排。10月3日,老人离世。协调员接到家属电话后,立马与眼角膜获取医院取得联系,还协调遗体接受单位安排休假的工作人员在当天赶到医院进行遗体捐献接受。

  如果是眼组织捐献,协调员还会帮助联系殡仪馆、参加告别会等。遗体、角膜、脑组织等捐献,真正需要协调员参与协调的时间非常短暂,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红十字人现场见证,让捐献者的家属、亲友,甚至是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心,更体现出了对捐献者家庭的敬意和关爱。所以,我们协调员是手机24小时开机,全年无休,经常在半夜三更接到电话后赶往捐献现场。

  (二)全力配合做好器官捐献全过程。记得2014年,13岁花季少女何毓哲突发脑胶质瘤,短短十几日便不幸离世。她的父母联系我们,主动提出器官捐献,何毓哲成为了我县首例器官捐献者。她的同学、老师甚至陌生的网友纷纷表达对她的怀念和敬意。何毓哲的捐献是一次“零”的突破,是我们器官捐献工作的起航。整个捐献过程都充满悲伤,我们的协调员全程陪伴,细心安慰。一开始,我们希望将何毓哲家庭的大爱事迹进行宣传,但她爸爸妈妈不愿意,后来经过多次耐心的沟通,她爸爸妈妈才同意纸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报道后,小毓哲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们乘热打铁,邀请她爸爸妈妈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开展了一次生命座谈会,她爸爸也被大家的真诚所感动,终于同意接受电视台采访。那一年,继小毓哲后,新昌又实现了4例捐献。正是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沟通,最终,我们红十字会得到了她爸爸妈妈的完全信任和认可。现在他们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会向我们表达对器官捐献事业的关心,同时为我们的捐献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

  (三)不断健全完善捐献后关爱机制。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设立《生命关爱专项保障资金》,为器官捐献者家属提供关爱政策和资金保障。每年清明,我们都会在网上开展捐献者缅怀活动、在报纸上发专版讲述捐献者故事。2019年清明前夕,我们开展了“生命相连 大爱永存”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家庭关怀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16户家庭,联合县中医院送上了健康体检卡和红十字家庭急救箱。2018年新昌首位心脏捐献者何海阳父母,就对我们的工作非常认可。捐献前和捐献中,我们积极为他们服务。捐献后,我们还参与协调了何海阳工伤认定、交通事故处理等问题。在听到何海阳所在村的村民对他捐献器官有所误解时,我们马上赶到村里,全程参加他的葬礼,并在他们的亲友及村民中宣传器官捐献的政策和故事,为他的家人消除了因为宣传报道带来的误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认为,在捐献后,我们如果能够继续将温暖和健康传递给可敬的家属们,积极主动听取家属们的想法和建议,这对于推动器官和遗体(组织)捐献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讲好故事,营造氛围,争取爱心人士支持

  器官捐献,曾是一个令人讳莫如深的名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不愿意谈论器官捐献。但是近年来,“器官捐献可以让亲友的生命换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延续”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跟我们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

  (一)以多样的宣传形式说透政策知识。充分利用救护培训基地、结合救护培训“六进”活动,向公众发放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宣传折页;在县级医院急诊室及ICU科室设置器官捐献宣传栏、播放器官捐献微电影等;在重大节假日开展广场活动,为市民讲解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政策知识,提供现场咨询和登记服务。2018年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当天,我们志愿者在现场一对一向群众普及器官捐献知识,指导他们填写登记表,短短一个小时就有7个人现场报名登记。另外,与县委宣传部合作,将救护培训、器官捐献、造干捐献等红十字知识制作成8张一套的海报,分发给407个行政村、社区,在“5·8”期间张贴宣传。

  (二)以典型的捐献故事传播生命理念。挖掘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在主流媒体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共鸣,同时也能为捐献者家庭消除负面影响,带来荣誉感。所以只要家属同意,我们都会将捐献故事登上国家、省、市等各大媒体平台,并积极为他们争取政府褒扬。如何毓哲就读的学校追授她“最美少年”荣誉称号,获评2014年4月“浙江好人”,被授予“县长特别奖”。何海阳被列为第五届“感动新昌”道德模范候选人。

  (三)以真诚的爱心人士带动器官捐献。最好的宣传员不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是来自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最好的宣传员来自群众、志愿者,来自富有爱心的捐献者家庭。目前,有许多我们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都接受了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观念,而且进行了登记。我们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组建器官捐献宣传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希望通过宣传,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环保之窗
   第06版:人文新昌
   第08版:沃洲论坛
   第09版:沃洲论坛
   第10版:沃洲论坛
   第11版:沃洲论坛
   第12版:今日关注
扎实推进器官和遗体捐献事业发展
我县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任重而道远
今日新昌沃洲论坛11扎实推进器官和遗体捐献事业发展 2019-12-27 2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