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伟波
11月29日,第十四届长诏水库移民同乡会在沃洲镇沃洲村溪西自然村举行,350多名1974年从原溪西村附近移出的村民回到“家乡”相聚,共忆乡愁、共叙乡谊。
“欢迎你们再次回家!”“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同乡会!”一到沃洲镇沃洲村溪西自然村,回家的移民就受到欢迎。因为后靠留下的村民也将搬迁成为新移民,长诏水库移民同乡会会长石汝求当场拉起了“朋友圈”。石汝求说:“这里也马上要搬迁了,所以我们赶紧组织大家回来再看一看,一下子来了350多人,比2013年第一次组织回村时还热闹。”参加同乡会的移民们指认着水库里老家的位置,交流着现在的生活情况,还在同乡楼里聚餐、水库边上合影。
《新昌县水利志》(1979年版)记载,长诏水库由新昌县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后来由新昌、嵊县、上虞共同建设,1979年3月封孔蓄水,总库容1.86亿立方米。动迁移民2258户8724人。长诏水库原先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与发电的大(二)型蓄水工程,现已成为我县最大的饮用水源。
石汝求告诉记者,1974年移民时,溪西村有375户1256人,其中有270户移到了嵊县(现为嵊州市),他家也是移到了嵊县。后来,在嵊州的溪西移民发起成立长诏水库移民同乡会,每年都会想办法聚一次,共叙乡谊,相互帮助。2006年,溪西同乡会还筹资新建思源亭。2011年,听说村里计划新建综合楼,同乡会发出捐款倡议,纷纷捐资相助,并在综合楼(同乡楼)落成的2013年首次回村相聚。后来,很多附近周边出去的、移民到其他地方的人也加入了长诏水库移民同乡会。
石观明从岭根移到上礼泉,石国春从南岙移到羽林街道枫家潭村。石观明说:“当初上礼泉没柴烧,不是个好地方。我是当教师的,也就无所谓了。”石国春说:“我们枫家潭村倒是有柴烧,可后来比下有余不上不足了,更别说和上礼泉相比,还好这几年我们村也成了风水宝地。”石曰明在原来移民时后靠留在了村里,曾开过“沃洲田园风光农家乐”,后为了饮用水源保护,他们也将于明年春季搬迁。他说,搬到集镇上后,生活将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