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岳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虽然不至于“晨露成霜”,昼夜温差在10℃-15℃也是很常见的。俗话说“秋分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秋季凉热交替,气温明显下降,尤其是当人体熬过今年这个非同寻常的酷暑之后,已然疲惫不堪。气温骤降的时节,适当添衣,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添新疾防旧患,显得尤为重要。
白露节气有哪些易患疾病呢?
1、腹泻
经过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尤其小儿,发生秋季腹泻可能性较大。
2、过敏性疾病
鼻炎、哮喘、支气管病的一个高发季节就是白露过后,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稍稍受凉,便旧病复发,影响生活。
3、咽炎咳嗽
白露后,易唇干舌燥,常咽痒干咳,有时还会咽喉肿痛。尽管今年白露后有台风的光顾,但台风过后依然是干燥的西北风掌控,保护咽喉、口腔尤为重要。
如果您正好是肠胃不佳或容易咳嗽的过敏体质,白露节气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是早睡早起,适当添衣,尤其是在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其次合理饮食,多吃一些莲子、菱角、莲藕、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泡脚也有很大帮助。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注意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以补养肾气。水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泡脚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20分钟。
若还是碰到胃肠道不舒服了,针刺、艾灸、推拿都能帮上忙;开始出现过敏症状,中药早介入,及时调护,尤其是贴敷过三伏贴的人群,在白露节气中药的稍稍干预,能更好地巩固“冬病夏治”的疗效;当然,这些方法的使用还是需要临床中医师把关的,医养结合,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