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互为表里,治水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是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下面,联系沙溪镇实际,就做好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谈几点思考。
一、开展沙溪镇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专门提出“完善建设美丽浙江体制机制”,要求将“五水共治”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农村水环境治理,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延伸,也是浙江治水的重要内容,意义十分重大。
1.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水环境治理,强化“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目的是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地更净、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县建设的题中之义。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快水环境治理,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沙溪镇素有“新昌东大门”之称,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将成为新昌对外展示“东南眉目”最佳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3.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钦寸水库建设的必然选择。农村是城市的纵深腹地,也是江河之水的重要来源,尤其对于地处钦寸水库饮用水源头的沙溪镇而言,全面治理农村水环境,减少源头污染,对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群众饮水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特色镇建设的全局之要。《新昌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作出了“扶持发展特色镇”的决定,提出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实施沿路、沿江(河)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扶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农村生态经济,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水平。
二、沙溪镇农村水环境现状
沙溪镇位于钦寸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是宁波剡溪江、嵊州黄泽江的两江源头。其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地面海拔最低处王家年117米,最高处撞天岗930米。全镇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区域东西最大距离8.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4千米。
全镇有水库21个,山塘193个,蓄水量168.5万立方米,建有水电站15个。镇域内主要有雪溪江沙溪段(又称龟溪江)、真诏江(又称合溪江)以及沙溪江三条河道经过,镇区河道总长度36.7公里。近年来,沙溪镇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省级旅游强镇、省级生态镇、国家级生态镇等创建工作,深入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并在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尤其是2013年以来,以配合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市级森林城镇及“清水工程”示范乡镇创建为契机,相继开展了集镇综合整治工程、集镇污水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至目前,集镇污水处理站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期主管网铺设及江北岸辅管网建设完成;相继完成集镇综合整治工程的河道清理、河堤加固、河坎勾缝、护栏安装等建设。注重加强村一级基础设施建设,对剡界岭、孙家田村进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上蔡岙、真诏两个村的太阳能垃圾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孙家田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工程正在施工过程中。
同时,结合“清洁家园”、“四边三化”、“双清”等行动,积极开展河道保洁工作,落实专人定期进行沙溪江河面清理。2013年,沙溪镇在全县“清洁家园”大行动考核测评中连续三个季度考核均为A等,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镇容镇貌明显改善。
三、沙溪镇农村水环境当前存在的问题
经对镇区内的三条主河道进行踏勘调查,沙溪镇农村水环境部分河段水质浑浊、水体富营养化、河底淤泥沉淀、河边散落生活垃圾等现象依然能够发现,老百姓也感到昔日可以酣畅淋漓游泳的地方越来越难找了、遇到旱季断水河道水无法直接饮用等现象日益凸显。
1.一些农村生活陋习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农村老百姓习惯将塑料袋、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和废弃砖瓦等建筑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一些如塑料包装袋等垃圾遇到天热雨少的季节还会产生难闻的味道,即使大雨过后本段垃圾被冲刷干净,在下游河道也会有漂浮物。
2.农业及畜禽养殖发展还欠规范。沙溪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河道边农田施肥、病虫害防治所需的农药化肥残留等对河道水体污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镇区个别养殖规模较大的还未建立沼气池等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存在直接将粪便排入河道现象。
3.工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沙溪镇在2007年以来利用新区道口优势进行了工业企业的集聚发展,但入园企业的产业层次欠高,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三条河道沿线还存有石材加工厂以及采砂洗砂场,设备较为简陋,砂石沉淀还达不到要求。
4.财政持续投入压力不小。沙溪镇仅去年来就相继投入50多万元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投入200多万元进行集镇污水设施及管网工程建设、河道及两岸整治清淤等集镇综合整治工程。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乡镇一级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经费仍捉襟见肘。
四、开展沙溪镇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围绕实施“田园秀美、生态怡人、民情淳厚、富裕祥和”的生态立镇战略,沙溪镇将深入贯彻《新昌县“河长制”实施方案》,遵循钦寸水库源头治水、科学治水、联动治水的指导思想,建立“河段长制”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进一步形成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禽畜养殖污染防治长效保洁机制,从而加快建设“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亲水宜居环境。
1.镇村联动,形成合力。继续修改完善《沙溪镇“河长制”实施方案》,实行各河道分段负责制,逐级抓好落实相关工作。将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入2014年度镇重点工作,整合“清洁家园”、四边三化等工作,制订《沙溪镇水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逐步建立河道管理常态化机制。同时,着眼于建设美丽沙溪,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全力打赢治水攻坚战。
2.加大力度,强化管理。2014年将重点抓好沙溪园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禽畜养殖场综合治理、集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推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强化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出台鼓励场地搬迁、建造沼气池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政策措施;联合执法部门对镇区采砂洗砂场进行专项整治,并运用挖砂沉淀处理技术,防止采山砂后水质变浑浊影响下游村民生产生活;对环保措施不力、意识不强的企业提出整改方案,在规定期限内对拒不整改的或整改不达标的将予以关停整顿处理。
3.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全面推广“一村一档、一河一档、一路一档”的项目化管理工作,力促各类村、河道、道路提档升级。镇主职领导每季度将不定期、不定时对村水环境治理进行抽查,镇村建办每季度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河段长根据督查通报情况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检查结果将纳入联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的月、年考核。实施治水工作以奖代补政策,计划投入不少于20万元作为村级治水责任落实的专项考核资金,用于奖励水环境治理效果明显的行政村,提高村干部、村民参与水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沙溪镇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