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新闻网记者俞帅锋报道今年以来,在加快推进“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县妇联积极组建村嫂监督队、村嫂志愿队、村嫂文艺宣传队三支队伍,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深入实施“美丽家园”建设,使广大农村呈现庭院整洁环境美、创业致富生活美、好学上进才识美、家庭和谐关系美、精神富有心灵美的“五美”新风。
村嫂监督队:助力“清洁家园”五水共治,妇女得顶半边天。2013年9月,县妇联联合县农办、文明办、环保局、绿化委等五部门,启动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在儒岙镇上里村实施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时隔半年,县妇联、县文明办联合启动“五水共治,清洁家园———巾帼在行动”活动,在全县成立了村嫂监督队,发动2334名妇女参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她们如繁星般点缀我县广大农村,走进百姓、深入人心,正成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县级层面,县妇联组织业务培训,完善制度,加强指导,同时统一制作了2500只“村嫂监督队”工作红袖章;专门印发村级工作台账,用于记录监督队监督检查的情况。在村级层面,组建以村妇代会主任、女党员、女委员、热心妇女等为成员的“清洁家园”村嫂监督队,建立月工作制度,对村、户的卫生环境加强监督和劝导,每月开展公共卫生清扫义务劳动、保洁互助服务等活动,从家庭入手,落实门前三包制,以干净“小家”来清洁“大家”。
这支队伍借势助力清洁家园工作,成为清洁家园建设的有生力量。在羽林街道拔茅村,村嫂监督队每周开展一次卫生巡查监督活动;在儒岙镇上里村,依托文化长廊先后开设了“美丽角”、“曝光台”、“村嫂宣传栏”等平台,对村、户的文明卫生情况进行上榜公示,积极宣传美丽家园创建成果;在镜岭镇,35个行政村组建村嫂监督队,开展“最美村嫂”评选活动,涌现出外婆坑、雅庄、坪桥等一批优秀村嫂监督队。这些队伍结合实际,挖掘亮点,如溪西村在村嫂监督队带领下,还涌现了一群由23名少先队员组成的“春泥监督队”。
据统计,不到一年时间,全县村嫂监督队已开展卫生监督、行为劝导等活动8347次。
村嫂志愿队:显真情促和谐
大市聚镇五平村退休教师蔡亚芹拥有近30年教龄,当得知村里要开展“春泥计划”活动时,她主动放弃在嵊州市讲国学的工作,回村主动承担起“护花使者”。几年来,她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弟子规》教学课堂,将传统文化与春泥计划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大理论不再枯燥。蔡亚芹还无偿捐献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今年,好评如潮的公益班又开学了,还吸引不少志愿者加入其中。
与蔡亚芹一样,全县各级妇女组织纷纷投身到农村志愿服务中去。今年3月,各村的村嫂志愿队在“五水共治,清洁家园”活动倡导下,将志愿服务常态化,定期开展卫生服务、清洁志愿活动。7月,县妇联组织开展“七色岗花,美丽奉献”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各文明岗所长,进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绿色环境整治、红色扶贫帮困、黄色家庭教育、青色社会和谐稳定、橙色文明新风倡导、蓝色妇女创业就业、紫色文化科技宣传等服务。城南社区成立了一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专门为老人、残疾人和低保户送温暖、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689次。
村嫂文艺宣传队:培育文明乡风
“去年全县排舞比赛中,我们舞蹈队得了冠军,现在清洁家园工作中我们同样要得第一。”小将镇里小将村村民娄丽萍说,她所在的小将镇舞蹈队是一支冠军舞蹈队,如今她们又多了一个身份,即“五水共治”宣传员。
近年来,县妇联立足培育良好乡风,组织文艺骨干成立了县村嫂文艺宣传队,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利用方言、秧歌调等“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先后创作了歌曲《清洁家园之歌》、小品《村嫂监督队来了》、快板《清洁家园人人夸》等5个作品,深入公园、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文艺演出15场次。在村嫂文艺宣传队的辐射带动下,各村的村嫂文艺宣传队也相继成立,先后发放“五水共治”倡议书3.7万份。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借鉴自创,活跃在基层文艺舞台上。如溪西村自编小品《溪西村事》,讲述村嫂监督队宣传治水保洁工作。据统计,各乡镇(街道)妇联积极发动基层妇女群众,组织各类节庆、文艺活动累计5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此外,县妇联围绕创美、智美、和美、德美、洁美等“五美”特色类型,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评出“美丽家园”特色示范户;开展村级“好婆婆”、“好村嫂”评比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来引导身边的群众。
县妇联负责人表示,她们将在三支村嫂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做深做优“村嫂”品牌,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服务,真正发挥好基层妇女作用,积极投身服务我县“三城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