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昌古邑八景之三:眉目并秀
  明成化《新昌志》云:“昔白乐天谓:天姥、沃洲为东南之眉目。今二山在新昌境内,非谓真似乎眉目也。以越为首,剡为面,则以姥、沃为眉目矣。此亦文人一时之趣,未可以辞害意。然其层峰叠嶂,复岭崇岗,雨黛烟鬟,澄光佳气,所以溢目快心者,真有似乎浅黛微颦、秋波斜转者矣。”沃洲、天姥,自古为天下名山。《云笈七籤》将两山列为第十五福地和第十六福地。道教上青经因藏于沃洲,得以保存。葛洪则炼丹于天姥。高僧支遁创精舍于沃洲小岭,吴越国师德韶建寺在天姥莲花峰。李太白梦游天姥而有千古吟唱,支道林“买山而隐”让沃洲成古今文人向往。

  沃洲、天姥在哪里?白居易说得明明白白:在越州,在剡县。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十三乡置新昌县后,在新昌县。宋嘉泰《会稽志》在“新昌县”条下载:“沃洲山,在县东三十二里。晋白道猷、法深、支遁皆居之。戴、许、王谢十八人与之游,号胜会,亦白莲社之比也。唐白乐天《山院记》云:东南山水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唐韦应物、权德舆送灵澈归沃洲,有诗序传焉。山有灵澈木杖锡泉,西南有养马坡、放鹤峰,皆因支道林得名。吴虎臣《漫录》云:沃洲天姥,号山水奇绝处。自异僧白道猷来自西天竺,赋诗云: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晋、宋之世,隐逸为多。”“天姥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连沃洲,上有枫千余丈。《寰宇记》云:登此山者,或闻天姥歌谣之响。《道藏经》云:沃洲天姥,福地也。谢灵运诗云: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李白诗云: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又《梦游天姥歌》云:天台四万五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于沃洲、天姥,古今诗人吟诵累累,今将明代成化时文人的诗诵转录如下,以飨读者。莫震诗:“沃洲天姥势崚层,眉目何人巧定名。仿佛重瞳连八彩,万年尧舜再天生。”

  王洪诗:“两山角立势嵯峨,秀压新昌胜概多。云敛芳春舒晓黛。月明良夜转秋波。巧颦能识人情否,静阅其如世态何。留得乾坤元气在,不妨光彩自相摩。”曹孚诗:“天姥具碧眼,沃洲横翠眉。所以越上士,秀气钟于斯。”蒋谊诗:“沃洲越之眉,天姥越之目。两峰峭拔倚天高,飞卷烟霞曜晴旭。何当脱却绣罗袍,去看仙人骑白鹿。”会稽朱纯题:“我闻峨眉与天目,两峰遥遥隔吴蜀。何以兹山并献奇,秀出南明横黛绿。凭诗正欲问山灵,看过英雄几战争,吴强越霸但一瞬,何须采药游东溟。”

  而今,沃洲、天姥两山旧貌新颜,山下有两湖建成,山水相映,上下争辉。沃洲湖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天姥山被批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山下的古驿道最初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创建,而今被批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山色濛濛掩古迹,山道弯弯任攀援。

  由于沃洲、天姥的历史底蕴深,“颜值”高,尤其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把天姥提到与五岳同等的高度,使新昌的一些“邻友”仰慕不已,个别不道德的则采取“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和“移花接木”等种种手段,把“越剡名山”偷绘入自己的版图。这是对历史地理学科严肃性的公然挑战,也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亵渎。如此,作为生活在名山所在地的人们更有必要做好名山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使沃洲天姥青春不老,更放异彩。

  (唐佳文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第05版:人文
   第06版:美丽乡村
   第07版:新昌教体
   第08版:生活资讯
新昌古邑八景之三:眉目并秀
题沃洲精舍
两张抗日演出照片
今日新昌人文05新昌古邑八景之三:眉目并秀 2017-09-05 2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