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两会特刊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财政局:
为财政事业谋新篇
为新昌经济谋发展
县委国资工委第二届职工运动会
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
全县财政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会议
开展“双优双促”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指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化新昌”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牢“财为政服务”理念,积极发挥财政部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工作亮点

  一、坚持统筹兼顾,平衡财政收支。2020年,受疫情性减收、经济性减收、政策性减收“三叠加”和防疫性增支、逆周期调节性增支、基础保障性增支“三碰头”,财政收支承压运行,县财政局坚持组织收入工作中心,科学组织财政收入,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029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37210 万元。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理念,大力压降一般性支出,为做好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工作腾出空间。

  二、坚持服务为先,助力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兑现政策性财政资金5.74亿元,惠企13241户。落实普惠性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累计拨付普惠性再贷款财政贴息资金541万元,政策兑现落地率100%,惠及企业和个人共计745户,在优惠贷款的基础上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深度再减负1.34%。有力保障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真金白银”助推复工复产,积极落实“免、减、缓、返”阶段性社会保险政策。统筹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三、坚持主动谋划,夯实要素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协调推进项目储备、筛选、申报等事项,加大项目储备,全年争取债券资金21.39亿元。会同相关部门争取到位上级资金3.2亿元。向上申报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项目12个,到位中央外经贸、商务促进等专项资金2737万元。落细落实两直”政策资金使用方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两直”政策落地见效。

  四、坚持底线思维,规范财政管理。深入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偿还、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资金化解、项目经营收益偿还等措施,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强化项目源头管控,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强化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全年完成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预算、变更审核52个,净核减13790.82 万元,核减率10.33%;结算送审141个,摇号分配率100%。

  五、坚持创新理念,深化改革转型。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政采云”平台应用扩面,全面落实采购项目电子化,深化财政执行领域“最多跑一次”功能应用,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制定单位银行账户系统管理升级方案,账户开设、变更、撤销等相关证明材料“无纸化”报送,全面实现“零次跑”。成功上线预算绩效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城投、交投、旅游、水务、钦寸水库等各公司的新实体经营项目建设,推进国企稳健转型。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财政,定期组织开展“财政大讲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设效能型财政,疫情期间开展“管家式服务”,建立问题汇总、分解落实、反馈闭环机制,深入推进“三服务”,组建问需问计问效“1+N”服务小组。建设活力型财政,开展形式多元、扎实有效的文化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2021年奋斗目标

  一、坚持量质并举,强化收支调控,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有序。进一步科学组织收入,夯实财税收入提质增效工作机制,提高财政收入结构性质量。进一步合理优化支出,严格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大支出压减力度。进一步加大要素统筹,全面压缩存量资金现有规模,及时激活存量结余资金。

  二、坚持科学谋划,提升政策实效,服务全县中心工作。把握公共财政导向,持续加大和改善民生保障,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培育,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三、坚持主动谋划,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财政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县级绩效管理试点,落实下级政府综合运行全省唯一县级绩效试点工作,完善新昌县县级和乡镇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现预算管理全流程动态监管。积极深化创新财政建设,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拨付与实际需求的匹配性。

  四、坚持底线思维,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风险防范。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债务风险源头管控,确保风险等级保持在合理区间。深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强检查结果应用,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规范财经秩序。强化社保基金管理,规范基金运行安全,强化基金保值增值,降低支付能力风险。

  五、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国资监管,助推国企稳健转型。加快实体化运作,引导国有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加长产业链,发展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提升国资监管效率。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拓展国企党建阵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分类分层开展国有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基本工资保稳定,效益收入促发展的工资分配体系,凝聚国企发展力量。

  六、坚持效能为先,夯实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清廉财政。打造“新昌财政”党建品牌,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推进“清廉财政”建设,筑牢财政干部思想防线。创新干部培养管理,建立健全干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财政服务效能,落实“三个年”、“三服务”,加快财政职能转变和作风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刊
   第03版:两会特刊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信息广场
   第12版:两会特刊
   第B01版:两会特刊
   第B02版:两会特刊
   第B03版:两会特刊
   第B04版:两会特刊
   第B05版:两会特刊
   第B06版:两会特刊
   第B07版:两会特刊
   第B08版:两会特刊
   第B09版:两会特刊
   第B10版:两会特刊
   第B11版:两会特刊
   第B12版:两会特刊
   第B13版:两会特刊
   第B14版:两会特刊
   第B15版:两会特刊
   第B16版:两会特刊
   第C01版:两会特刊
   第C02版:两会特刊
   第C03版:两会特刊
   第C04版:两会特刊
   第C05版:两会特刊
   第C06版:两会特刊
   第C07版:两会特刊
   第C08版:两会特刊
   第C09版:两会特刊
   第C10版:两会特刊
   第C11版:两会特刊
   第C12版:两会特刊
   第C13版:两会特刊
   第C14版:两会特刊
   第C15版:两会特刊
   第C16版:两会特刊
   第C17版:两会特刊
   第C18版:两会特刊
   第C19版:两会特刊
   第C20版:两会特刊
   第D01版:两会特刊
   第D02版:两会特刊
   第D03版:两会特刊
   第D04版:两会特刊
   第D05版:两会特刊
   第D06版:两会特刊
   第D07版:两会特刊
   第D08版:两会特刊
   第D09版:两会特刊
   第D10版:两会特刊
   第D11版:两会特刊
   第D12版:两会特刊
   第D13版:两会特刊
   第D14版:两会特刊
   第D15版:两会特刊
   第D16版:两会特刊
为财政事业谋新篇 为新昌经济谋发展
今日新昌两会特刊C05为财政事业谋新篇
为新昌经济谋发展
2021-01-13 2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