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省文旅融合样板地的关键之年,也是经受新冠疫情考验,旅游业遇困一年。一年来,县文旅局聚焦“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战略布局,以两大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和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抢抓“后疫情时代”经济回暖窗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市唯一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工程”入选“2020 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获评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全省首批5A景区城、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区(全市唯一)等奖项。
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
在响应期间,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和防控预案,组建“10+1”工作组,开创隔离点操作管理模式,成为全县隔离观察点模板并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到了防控工作最前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发挥调腔、文化馆等文艺优势,创作了调腔、快板、朗诵诗等文艺作品。
全域旅游工作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全省第一的分数报文化和旅游部。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新昌榜上有名。12月21日—23日,全省全域旅游“比学赶超”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推进国家3A旅游景区创建,天姥阆苑、外婆坑和万丰航空小镇通过验收,为我县增添3家国家级旅游景区。白云艺术村、十九峰、狐巴巴被评为市级研学营地,新昌万丰航空小镇、新昌天文科技馆、新昌乐途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研学游基地。进一步推进风情小镇建设,完成儒岙镇风情小镇专项规划评审等工作。完成研学游旅游规划评审。国家全域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已开展中期验收,目前等待市终期验收。乡村旅游做出精品,顺利推进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村的东线、西线及连接线规划编制,全年创建省3A景区村4个、2A景区村13个、A级景区村19个。建成澄潭梅渚村、回山中宅村 2个天姥农味品购中心。
唐诗之路建设不断深化
注重文旅融合理念,在年初获评首批省4A景区城的基础上,以诗为魂,启动5A景区城创建,打造浙东唐诗名城。召开全县动员大会,成立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以“一城十景”为重点,推进一期32个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省首批3个5A级景区城之一。大力推广寻梦唐诗——研学之旅,开展2020年“诗路芳菲,阅读最美”大型研学游、“世界读书日”吟走唐诗路等活动。配合宣传部、教体举办新昌文创产品比赛、“诗路小梦白”导游解说大赛。结合诗路文化委员会客厅举办诗路研究论坛活动。积极开发天姥唐诗宴、“李梦白”诗路形象 IP ,举办了全县天姥唐诗宴培训班和大赛,评选出16家体验店(其中示范店6家)。白云山庄成为全省首批11家百县千碗体验店之一(绍兴市唯一一家)。新昌获得诗画浙江省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拍摄唐诗之路歌曲MV,启动越调唱唐诗创作,举办了越调唱唐诗演唱会,举办“诗路芳菲·梦游天姥”诗意双庆行进式文旅演出,收获群众一致好评。
旅游招商推广精彩纷呈
紧抓“后疫情”时期机遇,积极开展市场推广交流,进一步提升新昌文旅知名度。举办专题推介会,在西安、成都、深圳、上海举办4场专题招商推介会,承办了2020年“缘来新昌”云招商推介活动,赴南京参加“新天仙配”黄金旅游路线推介会,新昌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浙江卫视《还有诗和远方》栏目组首站进驻新昌,以“活动+节目+直播”的融媒形式立体呈现诗画新昌。开展“行走唐诗路·寻梦天姥山”新昌十二时辰体验采风活动,邀请百家旅行社和网红达人为秋游新昌预热。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超43亿元(一期投资 20亿以上)。
群众文化事业持续进步
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新建城市书房3家(南明街道综合文化站、旅游集散中心、万丰书房);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演出56场、送电影3020场、送图书11626册。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各类线上文化服务,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85场,讲座28场,展览17场,培训29场。
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利用
启动文化优雅工程和基因解码工程,确定20项重点文化元素清单。积极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申报和活动,全年新增市级非遗项目3个、非遗传承人8个,新增县级非遗项目11个、非遗传承人24个。积极推进董村非遗旅游景区建设,举办了“绍兴有戏,董村懂你”—2020新昌县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推进文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新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迁建工程按计划进度推进,已完成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50%。同时积极做好岙桥里、下司巷、上石演等拆改区块文物建筑拆卸保护工作,指导里江北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做好全县文保单位、点修缮指导工作,编制设计石弥勒像修缮方案。
市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上半年率先在全市开展“健康游新昌”消费券发放活动、出台了旅行企业专项奖补等优惠政策,加大推广宣传,多措并举,三季度实现了触底反弹,旅游相关指标逐渐回暖,特别是乡村旅游势头良好。加大旅游人才培养,举办了酒店服务技能提升培训、乡村民宿培训等,共培训250人次。加强市场管理,守好重点场所防控“小门”,常态化开展安全和执法检查,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开展各类安全检查专项行动,组织酒店、娱乐场所、景区等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培训共计869人次,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荣誉榜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
●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城
●2020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典范
●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
●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
●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