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历了五年一次的村社组织换届选举。面对各种严峻的困难挑战和风险考验,七星街道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烦”的七星作风,恪守“忠诚、务实、团结、干净、担当”的七星品质,激流勇进,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上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No.1 疫情防控
七星街道人口多、企业商业多、交通道口多,是全县抗疫的主战场。自疫情爆发后,街道迅速构建起高效、全面的重点人员信息摸排网络,累计系统性摸排湖北(武汉)、温州、台州等重点地区来(返)新人员3次,针对性摸排北京、喀什等疫情反弹地区来(返)新人员2次,共约30万户60万人次,共纳入重点管控对象2033人(占全县近一半,最高一天同时管控749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精心推出“五个三”工作方案,累计踏勘企业、商贸业8000余家次,协助化解企业防疫物资、物流、招工等各方面问题281个。
No.2 人口普查
七星街道作为城乡人口聚集区,不但常住人口多,而且外来人口也多,总人口约占全县三分之一。扎实推进人口普查工作,7月份在七星街道滨江社区开展了新昌县第七次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共上门普查14个小区1000多户。试点结束后,全面推开全街道的人口普查工作,共聘请615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参与人口普查工作,街道党政领导带头下村赴社区开展普查工作,共摸底调查66480户,正式登记66491户,登记人数约16.3万人。
No.3 换届选举
七星街道下辖19个行政村、13个建居村、6个社区,村社选情较为复杂。本次换届19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党组织换届共选出委员99人,委员平均得票率85.06%,平均年龄47.65岁,书记平均年龄47.88岁,委员平均年龄比上届低8.79岁,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低10.2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9人,占39.40%,比上届增长20.76%,小学学历村干部全面消除。共选出村民委员会委员81人,其中女性25人,占30.86%,同比增长2.66%,平均年龄48岁,比上一届下降4.6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4人,占29.63%,比上届增长19.37%。
No.4 经济发展
七星街道辖区内有工业企业762家、商贸个体户11477家,经济总量约占全县一半。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工业产值、商贸业销售额下降较大。在街道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指标从4月开始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逐月上升,顺利实现逆转,截至目前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79.24亿元,限上商贸体实现销售额93.7亿元。同时,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00余家,企业490余家,新增市场主体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县第一。
No.5 项目建设
七星街道大力推进净地出让工作,扎实做好地块内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等工作,处理好土地、房屋产权、安置补偿等法律经济关系,稳妥化解由此带来的信访矛盾。同时,总面积2500亩的城北台地征收项目稳步推进,眠山陵园扩建土地征收强力推进,新中路延伸段政策处理稳步实施,磕下下村自然村、花鸟市场搬迁,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后溪厂房拆除工作顺利完成,527国道、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齐头推进,成功申报元岙村溪二自然村万家山、葫芦岙村油竹坑和元岙村黄泥岗、馒头山茶山等土地开发项目4个共151.61亩,土地要素保障更加坚实。
No.6 旧村改造
启动上石演村旧村及南岩路与天姥大桥连接线范围改造工作,涉及农户直线制356户,拆改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在全体拆改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上石演村旧村改造工作圆满落幕,七星区块城中村拆改战以连续8期100%签约的光辉战绩完美收官。4年来,共完成9个行政村的旧村改造,涉及拆改户2169户(直线制),拆改面积约105.9万平方米,七星新区旧村改造全面完成,拆出了城市发展,拆出了环境改善,拆出了干部精气神,最终拆出了群众满意。
No.7 环境卫生
人口越多、生活气息越重的地方,环境整治的压力也越大。作为城乡人口聚集区,七星街道统筹抓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三个更加”、三治一提升、控违拆违、大气整治等工作。开展各类主题整治活动200余次,清运垃圾3000余吨。开展拆除集中行动68次,完成拆违面积6万平方米,拆除两路两侧违法搭建13处,拆除小微企业违建20余处,拆除农村空倒房面积5.1亩。同时,坚持把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新起点,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25场,发放宣传倡议书3万余份,扎实推进7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市级示范村、4个市级准确村建设,目前正等待验收。
No.8 三驻三服务
精心开展“三驻三服务”活动,针对性地安排指导员,并实行“双向”选择和“亮身份、亮责任、亮实绩”“三亮”机制。2020年以来,累计化解各类问题800余个,通过驻村(社)干部调解各类矛盾300余个,化解信访案件53件,化解县级信访积案3件,95%以上的村级矛盾由驻村干部调解,90%以上的初信初访件由驻村干部化解,社会治安成效明显。抗疫期间,七星街道成为全县首批实现100%复工复产的镇街,实实在在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No.9 环保工作
七星街道工业企业多、项目工程多、建筑工地多,环保压力最大。街道坚持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督办件3件,扎实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3年计划,大力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建立扬尘源治理责任清单24份,庙前地村村民建房工地要求建立围档,对磕下拆迁工地、南岩小学扩建工地,实施重点监管,全力确保建筑工地8个“100%”。同时,完成企业排污权许可证申领和排污登记工作1399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线5家。
No.10 社区建设
七星街道下辖6个社区、156个小区,总人口约12万人。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重抓社区建设,分设凤山社区和西岭社区,即将分设七星社区、南岩社区,社区规模得到优化;对6个社区用房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社区公共管理职能有效健全;努力协调好开发商、业主、物业之间的矛盾,指导业主重新选举9个业委会;扎实抓好社区集中换届,招录、培养了一批优秀社工。同时,坚持“三社联动”,积极发挥党组织、党员、楼道长等力量,不断建强服务队伍。
No.11 社会稳定
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反诈宣传等工作,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四个制度”,全年完成39个村(社区)、84家规上企业和678家小微企业2020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工作。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累计办理信访件937件,其中办理两办交办的信访件8件,化解市级信访积案5件(共7件),化解县级信访积案6件(共6件)。同时,结合“四责协同”要求,建立完善村(社)干部包组包户责任制、矛盾化解代办员等机制,持续深化品牌调解室——“群众说事室”,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No.12 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专题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1次。聚力新乡贤,抓好民族宗教工作,画好最大同心圆。坚持以“五星”系列创建为总抓手,不断夯实基层基础,5个村成功通过“五星达标村”,元岙村成功创建“3A示范村”。6家企业顺利通过“五星双强”创建,3个社区顺利通过“五星和美”创建,其中滨江社区被评为2020年度全县唯一一个和美社区。
No.13 队伍建设
始终坚持抓日常、日常抓,开阔监管视角,要求党员干部积极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加快转变工作作风,不断除“四风”转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敢于创新。同时,严格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全面从严治党,全年除名不合格党员2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名,处理违规违纪党员14人,其中警告4人、严重警告4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开除党籍5人,锤炼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七星铁军。



